主页 > 移民生活 > 澳大利亚移民生活 > 安家 >

另类“乞讨”在澳大利亚

发布时间:2009-06-15 18:43来源:未知 点击:

  在澳洲,被称作“Busker”(街头艺人)的人,他们或拉琴,或杂耍(类似国内的小杂技),或做某些人体艺术,如扮成印第安人、机器人等,经常看到游客与他们合影留念。尽管他们面前都摆有收钱的盒子,但他们都并不在意收钱的多寡,而在意他们的表演能否赢得观众的喝彩。据说曾经有一位新西兰女护士如醉如痴地迷恋一位街头艺人,甚至提出非他不嫁。按照澳洲的规定,干这行不需要交税,却必须向政府申请执照。

  澳洲城镇的街道马路,不论大小,都允许艺人演出。敲鼓的、拉琴的、吹奏的、歌唱的、舞蹈的,形形色色,应有尽有。有的单枪匹马,三两件简单的乐器,找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地方,坐地就演奏起来。也有的队伍齐整,十几个人的都有,有扩音设备有道具,内容自然也就丰富得多。无论人数多寡,跟前一律放一个空的乐器盒,是为了收钱用的。但是艺人们从来不会开口向人讨钱,更不会强行索要,给与不给、给多给少,全凭观众随意。

  街头艺人的演出质量相差很大,有些也许刚刚入门,出来练练手艺,顺便赚几个零花钱,但也有专业水平的,我就在博克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次演出。从几十米以外的地方,那悠远的琴声就传了过来,是莫扎特的小夜曲。我起先还以为是在开露天音乐会,走近了才知道是街头艺人在演出。周围的行人休息椅上几乎座无虚席,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站立者的行列。演奏者全身心的投入,聆听者同样是全神贯注,连行人的脚步都放得很轻。演奏者只有三个人,但演奏的却多是世界名曲,其中还有《梁祝》的一个片段,演奏间隙,许多华人都鼓起掌来。

  我也看到过用人体作形象表演的,多半是女孩。她们穿著古典的服装,扮成18世纪的丽人,也有在身上和脸上敷上金粉,挽著高高的发髻,使人想起古埃及的文明。她们面对众多的观众,旁若无人,一动不动。间忽的眼珠的一轮,却显得格外的生动。当孩子们跑过去向她们的盒里丢钱的时候,从她们的嘴角可以发觉那淡淡的微笑,犹如宗教画中的天使。

  这些街头艺人,有的是以此为生,但多数属于业余性质或纯粹是个人爱好,兴之所至,邀上几个同道,有时干脆单打独斗,提上乐器就上街开练了。西方人和中国人不同,他们不以为这是丢面子的事情,反而流露出几分自得。不过无论属于哪一种性质,只要走上街头,无不尽量发挥所能,绝不会敷衍了事、欺骗听众。

  每年的元月26日澳洲的国庆节期间,各大城市都要举办传统的街头艺人大赛,届时这些业余的艺术家们穿着各式服装、信心十足地粉墨登场,管弦丝竹齐鸣,歌舞演艺亮相,路人无不大饱眼福。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本地艺人,打扮得像个牛仔,牵着两条小狗,跟前摆放几根桉树枝,一派乡土气息。弹的是吉他,唱的歌词我听不大清楚。后来有人告诉我,这是一首古老的民歌,大意是:“橱窗里的狗值多少钱?”他唱一句,停下来,看看小狗,小狗就“汪汪”应答两声。有时候得意了,就不停地连续叫上好几声,逗得观众捧腹。一曲唱完,艺人给热情的观众分发名片,上面有小狗的留影,还踏着爪印,大概算是小狗的签名吧。这一举动,恰似锦上添花,大家笑着纷纷解囊,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  彬彬有礼的乞丐

  澳洲并非遍地黄金,同样有贫富之分,有的人甚至穷困潦倒到沿街乞讨。在街头也会遇到乞讨的人,其中有衣衫褴褛的老人,也不乏衣着整齐的年青人。年青的大多油腔滑调,而老者多半神情沮丧,令人垂怜。他们中的有些人所使用的乞讨伎俩,和我们多次在上海地铁或街头遇到过的如出一辙,大多是谎称不慎将钱包丢了,没有回家的车费,甚至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了。不同的是他们可能更加礼貌,如果你不想给,只要说一句“NO”就可以,一般他们不会再打扰你。澳洲的法律是禁止在街头乞讨的,但是我发现大多数警察对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 
  澳洲街头一般不会看到有人单单立块简陋的纸牌,写上自己悲惨的经历,一把眼泪,一把鼻涕地乞求怜悯。他们的观念里认为那是不劳而获的嗟来之食。走在路上,偶尔可能会碰到向你讨钱的人,但他们也并非整天乞讨,讨钱也有一个堂皇的借口“我没有零钱,能借我两元买张车票吗?”等等,自然理由可能有真有假,但无非是嘴馋想买酒买烟。

  高福利的国家

  严格意义上来说,澳洲没有真正的乞丐。澳洲是个以福利著称的国家,政府津贴分门别类,比如失业津贴、青年津贴、家庭津贴、母亲津贴、养老津贴、住房津贴等等。街头的卖艺者,年龄在62-65岁以下的,按照失业者算,每周可以领取政府失业补助200-230澳元左右,如果自己租房,政府会根据个人家庭情况另外提供房租补助大约45澳元/周左右。选择街头露宿,有的是性格孤僻,喜欢“天为被,地为床”的自由无拘束;有的是嗜酒如命者,宁愿把津贴补助用来换酒,也不愿意用来租房。但是从没有人称他们为乞丐,他们只是低收入群体。

  澳洲没有社会弃儿,生病了,政府提供免费医疗;小孩上学,公立学校学费全免;读大学可以贷款,毕业后,工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工作才用还贷款。购买第一套住房,有购房补助1-1.2万澳元的补助;生育孩子,从怀孕初期的身体检查到医院生产,全部免费;孩子出世后,国家有奖金奖励4100澳元,根据家庭收入情况,孩子每个月有奶粉费用补助(约为300多/月,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收入低者,可更多);母亲如果不工作,每月也可领取养育孩子的补贴,金额根据家庭总收入的多少而定。

  享受政府养老金又无房产的年老者,除了可以优惠享受公共设施服务之外,政府还提供一种福利住房(Boarding House),包吃住,费用仅为每周100多澳元左右。澳洲社会没有很明显“两极分化,贫富悬殊”,中产阶级是社会的核心阶层,占了最大的比例。社会财富分配均衡,脑力工作者与体力工作者的工资不会有很大的差距。相反,工作中体力牵涉越多,像搬运工、垃圾清洁工、建筑工等等,每小时的工资(15-25澳元/小时)与一般办公室文员的工资持平或者更高。工资收入高者,所需缴纳的税收也高。年收入2万元,税收约为12%左右;年薪4万澳元,缴税19%左右;高薪10万者,税收是30%左右…

  财富分配制度的“平等、合理”原则,减少贫富悬殊所造成的心理不平,使整个社会维持在一种稳定和平的均衡形态。没有工作的高低贵贱之分,有的只是梦想追求的不同与努力,以及各自对人生的的目标与态度。大部分澳洲人生活在一种比较自然的生活方式之下,他们并不十分追求名车名牌。而社会健全的福利制度,也没有乞丐的生存空间。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差别,或许仅仅在于:高收入者在餐厅可能每人消费50-80澳元;低收入者在餐厅每人消费30-50澳元。你分不清到底谁穷谁富。

  另类的穷人生活

  有人介绍澳大利亚情况时,引用一种在澳大利亚很流行的说法,就是“澳大利亚人每周七天中,前两天当皇帝,后三天当乞丐”,这不是指他们没钱,而是对澳大利亚人生活习惯的一种表述。

 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,澳大利亚不是一个人均收入达19800多美元的发达国家吗?作为世界上人均占有矿产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,作为失业了有足够的保险金、病了有免费医疗保障金、退休了又有养老金的高福利国家的公民,这怎么可能呢?
 
  其实这种说法描述的是澳大利亚人缺乏计划性的消费习惯。大致情况是,在实行周薪制的澳大利亚,每当周五发了工资,周六、周日澳大利亚人总要放开手脚猛花两天钱“奢侈”一下,还没等到下周五发工资,可供生活的钱已所剩无几,最后三天只好像“乞丐”似的节衣缩食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才去那里的人会觉得,这种“皇帝”与“乞丐”转换的说法很有道理。平日似嫌清冷的悉尼街头,每到周六周日,总是特别的繁华热闹。白天,各商场人头攒动;入夜,饭店餐馆酒吧则人满为患。原因很简单:工资日刚来过。你会以为,澳大利亚人收入不菲,但生活奢侈,以至于入不敷出、“上顿不接下顿”。但是澳大利亚国民的奢侈似乎有其“合理性”。当地许多华人会告诉你,澳大利亚既是一块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,又是一个社会福利好老有所养的地方。因而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没有攒钱的习惯,对于他们而言,攒钱养老没有多大意义。

  然而,呆久了,你会发现澳大利亚人虽然的确有花钱缺乏计划性的现象,但绝不能说“奢侈”。澳大利亚人会休闲、爱玩,爱聚会,可他们的聚会决不铺排浪费,一般只要有啤酒或红酒,加上土豆和音乐就可以办一个很棒的PARTY,可谓物质上低投入,精神上高回报。再“奢侈”一些的,不过是加了一些水果而已。

  在澳大利亚的各种餐馆看当地人就餐,要么是自助餐,要么是价格便宜的份饭,绝少见满桌七碟八碗式的铺张,更从未见过杯盘狼藉的浪费。当地华人介绍,澳大利亚人吃饭很讲究营养的搭配,但绝少浪费。
 
  当今世界,一个国家汽车的拥有量,是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。记得刚到悉尼,一出机场,看到满街飞驰的小轿车,我问接待人员,澳大利亚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是多少?答曰:澳大利亚有1970多万人口,共拥有汽车1200多万辆。人车比例是相当高的。后来我了解到,汽车作为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必需品,绝大部分澳大利亚人都能买得起。但许多澳大利亚人都从经济、实惠考虑,选择买二手车。因此澳大利亚的旧车市场非常发达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人花钱的精明。
  澳大利亚人认为,有钱不能成为随意浪费的理由,不攒钱不等于浪费钱。生活过于奢华、浪费,是没有教养、不文明的表现。

相关文章

    加成移民咨询中心

    移民热线

    010-65155588 400-700-2253